最新动态 NEWS
你的位置:杏宇注册 > 最新动态 > 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有人说是日本设计?真相到底是什么?
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有人说是日本设计?真相到底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4-08-25 09:52    点击次数:95

1949年10月1日,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

天安门广场上,十万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八个大红灯笼,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大红灯笼不仅象征着喜庆和祥和,更承载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和汗水。

然而,这些大红灯笼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从设计初稿到最终悬挂,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制作过程中又有哪些令人感动的细节?

这些大红灯笼,不仅是天安门城楼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它们的诞生,凝聚了工匠们的智慧与辛劳,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然而,有关这些大红灯笼的设计来源,却引发了许多争议。

有人说它们是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结合了日式灯笼的元素;也有人坚持认为它们完全是中国传统灯笼的延续。

那么,这些在开国大典上熠熠生辉的大红灯笼,究竟是源自中国传统工艺,还是受到了日本设计的影响?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

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和动荡,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天,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作为开国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安门城楼上的装饰设计备受关注。

为了彰显新中国的庄严与喜庆,筹备委员会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八个大红灯笼,象征着国家的光明未来。

大红灯笼的设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繁荣和希望,而灯笼更是传统节日和重要庆典中的常见装饰品。

为了让开国大典更加庄重且富有民族特色,筹备委员会在设计初期便考虑采用大红灯笼的方案。

经过多次讨论和筛选,周恩来总理最终确定了八个大红灯笼加八面红旗的设计。

在设计方案确定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不仅亲自审阅了多个设计草图,还对灯笼的大小、颜色和悬挂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周总理认为,八个大红灯笼不仅能够突显天安门城楼的宏伟气势,还能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同时,这一设计也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既庄重又不失热烈。

大红灯笼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十根廊柱间,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

它们不仅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光明的未来,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开国大典当天,八个大红灯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广场上欢呼的人群相映成辉。

这一刻,大红灯笼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

那么,当年的大红灯笼又是如何一步步制作出来的呢?

制作大红灯笼,选材是关键。

为了确保灯笼结实耐用,工匠们选择了竹龄在三年以上的成年毛竹。

这些毛竹经过水浸泡处理,增加了柔韧度,便于后续制作中的弯折和成型。

根据设计尺寸,将毛竹截成长度相同的竹筒,再劈成宽窄一致的竹篾。

每根竹篾都经过细致的打磨,确保它们的表面光滑、厚薄均匀。竹篾两端还要钻眼,以便在后期的安装和固定中使用。

大红灯笼的骨架制作尤为复杂。

首先,需要将木材打磨成两个外圆内空、薄厚一致的灯盘。在灯盘上刻出凹槽,作为竹篾的固定槽。

竹篾两端用铁丝穿好,嵌入灯盘的凹槽内,并用铁丝固定。

为了确保大红灯笼的稳固性,工匠们使用了四根粗铁丝或铁管作为灯簧,贯穿上下两个灯盘。

接下来是捏灯形,这一步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

捏灯形需要工匠的眼力和手力高度协作,将竹篾弯成弧形,形成灯笼的基本轮廓。

大红灯笼的骨架由48条纵向竹篾和5条横向竹篾组成,其中第3条横向竹篾处于灯笼的最大直径位置,采用双层结构,进一步增加了灯笼的稳固性。

为了增强灯笼的整体稳定性,工匠们在第3条横向竹篾的平面上搭建了“井”字结构。

这一结构不仅增加了灯笼的受力点,还便于在木条上悬挂灯泡,作为灯笼的光源。

糊灯笼布是制作大红灯笼的重要环节。糊布料需要使用糨糊,而糊布的过程也充满了技巧。

首先,将红士林布剪成枣核形的小块,每隔几条竹篾粘贴一片布料。

糊布过程中,工匠们需要将布料拉平整,确保每一片布料都紧密贴合在竹篾上。

每片布料的叠压处要等下层的糨糊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的粘贴,这样才能确保布料的平整和牢固。

红士林布是一种用人工合成的蒽醌类化学染料染制的棉布,具有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的特点。

这种布料不仅耐洗耐晒,还能长时间保持红色的鲜艳,非常适合作为大红灯笼的表面材料。

经过多次粘贴和晾干,整个灯笼的布面最终完成。

大红灯笼的装饰同样讲究。

灯笼布晾干后,工匠们开始在布面上粘贴装饰。

大红灯笼以金纸剪出的如意云纹和回纹作为装饰,增加了灯笼的美观和庄重感。

装饰过程中,工匠们需要精细地剪裁和粘贴每一片装饰,确保图案的对称和美观。

一般来说,高度达到1.5米以上的灯笼还要装饰网穗和独穗,这些装饰不仅增加了灯笼的视觉效果,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大红灯笼的装饰细节既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又赋予了灯笼浓厚的文化意味。

通过这些装饰,大红灯笼在开国大典上熠熠生辉,成为整个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红灯笼的制作过程不仅是工艺的展示,更是匠人精神的体现。

从选材、制作骨架、糊布到粘贴装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耐心。

制作完成以后,如此庞大的大红灯笼,在悬挂方面也依然是一个大难题!

在决定悬挂大红灯笼的方案时,筹备委员会进行了多次讨论。

由于灯笼的尺寸和重量都超过了普通灯笼,悬挂工作变得异常复杂。

设计团队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了多次模拟和试验,以找到最佳的悬挂方式。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将八个大红灯笼均匀分布在天安门城楼的十根廊柱之间,每根廊柱之间悬挂一个灯笼。

悬挂大红灯笼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每个灯笼高2.4米,直径2.6米,重约80千克,悬挂这样的庞然大物需要极大的精力和技术支持。

为了确保灯笼能稳固地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十几名工人共同协作,用平板车将灯笼运送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梯子将灯笼托举到悬挂点。

在悬挂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了许多困难。

由于灯笼过重,几次尝试都未能成功悬挂。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工人们在悬挂的横梁上增加了两个受力铁环,这样可以分散灯笼的重量,减小对单一挂点的压力。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距离开国大典只有一天多的时间里,成功将八个大红灯笼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然而,关于开国大典大红灯笼的设计来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这些灯笼是由日本设计师小野泽亘和森茂设计的,他们在天安门城楼的美工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有人认为,灯笼的设计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延续,由钟灵和张仃等中国设计师完成。

两种说法各执一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要探讨大红灯笼的设计来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中式灯笼和日式灯笼的异同。

中式灯笼,尤其是用于重大庆典的红灯笼,通常具有庄重而喜庆的外观。

它们多以红色为主,象征着吉祥和繁荣,灯笼表面光滑,装饰华丽,常见的有如意云纹、回纹等。

结构上,中式灯笼采用纵向竹篾作为龙骨,辅以横向支撑,形成坚固的框架。

相比之下,日式灯笼(如日本的丸提灯)通常采用横向竹骨的结构,这使得灯笼表面呈现出明显的横向褶皱。

日式灯笼外观上相对简朴,多用于日常照明和祭祀活动,颜色和装饰也较为单一。

中式灯笼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制作骨架、粘贴布面和装饰等。

特别是大型灯笼,如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毛竹和耐用的红士林布,确保灯笼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糊灯笼布的过程也非常讲究,需要将布料剪裁成特定形状,多次粘贴,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日式灯笼的制作相对简便,主要采用平行轮圈或螺旋状竹骨,布面粘贴也较为简单。

这种设计虽然便于折叠和携带,但在结构和美观度上,无法与中式灯笼媲美。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在外观和结构上更接近于中式灯笼,而非日式灯笼。

开国大典的大红灯笼采用了纵向竹篾的结构,与中式纱灯的设计如出一辙。

这种纵向龙骨的设计,使得灯笼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此外,大红灯笼还采用了“井”字结构,这在中式灯笼中非常常见,用于增加灯笼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虽然日本设计师小野泽亘和森茂确实参与了天安门城楼的美工设计,但根据多方资料,开国大典的大红灯笼设计主要由钟灵和张仃负责。

钟灵和张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天安门城楼的宏伟气势,最终设计出这八个大红灯笼。

所以说,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无论在结构、装饰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体现了典型的中式传统工艺。

这些大红灯笼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

虽然设计过程中可能借鉴了一些外来的元素,但其核心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完全是中式灯笼的延续和发展。

可以说,大红灯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和繁荣,而灯笼则代表着光明和希望。

大红灯笼不仅在开国大典上展现了新中国的辉煌时刻,也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成为家庭和社区庆祝的重要装饰品。

灯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代开始,灯笼便与元宵节密不可分。

无论是在古代的宫廷还是民间,灯笼都是节日庆典的标志,代表着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扬,成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象征之一。

开国大典上的八个大红灯笼不仅在1949年10月1日熠熠生辉,还在随后的多年里继续在重要节庆和国家大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逢重要的国庆节和新年庆典,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都会再次亮起,象征着新中国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大红灯笼不仅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还伴随着国家的成长,成为了重要的历史见证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大典上的大红灯笼逐渐老化,需要更换和维修。

1994年9月,经过了45年的风雨洗礼,这八个大红灯笼终于“退役”,结束了它们光辉的使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历史就此结束。为了纪念和保存这一历史见证,国家对这些大红灯笼进行了妥善的处理和收藏。

原先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东一、西一位置的两个大红灯笼被移交给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两个灯笼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历史文物,继续向公众展示新中国的光辉历史。

而悬挂在东二、西二位置的两个灯笼则以138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拍卖所得款项捐赠给了北京贫困山区用于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以及支持希望工程。

其他四个大红灯笼由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保存收藏,继续守护着这段光辉的历史。

大红灯笼与天安门城楼的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而深刻的历史风景线。

自1949年开国大典以来,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成为了国家庆典的重要象征,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重大时刻。

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都会亮起,象征着国家的团结、繁荣和希望。

大红灯笼不仅是天安门城楼上的装饰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们与天安门城楼一起,见证了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贫困走向富强的伟大历程。

每当夜幕降临,大红灯笼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辉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朽的历史。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发布于:山东省